今日荐书 I 《仪式 》《熊廷弼之死》《 一激到底》

第006

 

每日荐书

每晚八点更新 / 文章末尾可获取电子版

 

今日&推荐

 

01

书籍:《仪式》

作者: [美]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3
页数: 289

豆瓣评分:8.4

 

【书籍简介】:

 

◑千年前,印第安人的祖先受到黑巫师帕卡亚尼引诱,背弃了大地女神“玉米母亲”。盛怒之下,女神不再庇佑人类,从此天地荒凉,万物凋敝。在黑巫术的驱使下,“毁灭者”们踏破山海,意欲摧毁一切。

◍多年来,塔尤过着边缘人的生活。族人不接受这个混血儿,白人也将他排斥在外。自太平洋战场归乡后,他终日恍惚。亲人的离去、战争的创伤、故土的衰败,还有种族间日益加深的隔阂,都令他愈发痛苦。

◑塔尤知道黑巫术仍在生效,跨越时空,侵蚀着自己,也毒害着脚下的土地——人们被共同的黑暗笼罩。在部落巫医比托尼的帮助下,他开启古老的沙画仪式,于新墨西哥州的旷野中,独自寻找对抗黑巫术的秘密。

◍日出将至,毁灭者们蠢蠢欲动,塔尤的仪式能否迎来完满的结局?

 

【作者简介】: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Leslie Marmon Silko),1948年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在拉古纳保留地长大,是“印第安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美国印第安文学四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包括《拉古纳女人》《讲故事的人》《圣水:叙事与图像》等诗文集,《仪式》《死者年鉴》《沙丘花园》等长篇小说,以及《如蕾丝般柔韧》《绿松石矿脉》等非虚构作品。曾获普什卡特诗歌奖、美国印第安作家终身成就奖等诸多文学奖项,以及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麦克·阿瑟“天才奖”。

 

【原文摘录】:

 

当白人以轻蔑的口吻谈论印第安人的种种怪癖时,她痛恨家乡的族人,但她更痛恨的是自己,因为她忍不住挂念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举止令他们痛心。这种既为印第安人也为白人而生的羞耻感,如同畸形的双生藤,在内心滋长,纠缠蔓延,最终要同归于尽。

 

日出时分,山谷看上去是如此美丽,一切如此平和完美,平衡着日夜交替,轮换着春夏秋冬。山谷静静拥抱着这一切,犹如头颅一般把万事万物包容于一瞬间。它是力量的源泉,是这种爱与包容感,它亘古永存。他静默不语,清晨的阳光照在脸上,或许他终究可以战胜这一切。

 

【推荐&书评】:

 

身为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塔尤被拒绝、被背叛,他在这片山、天空中寻找答案;而同时,战争的经历让他更为“疯癫”,“毁灭者”正在摧毁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而我们没有办法为自己哭泣。 战后的痛苦让其“精神病”发作,似乎一切与世界(所谓“主流”)不合的人都会被冠以此名号,他们失去了自己,甚至于鄙视自己,挣扎着想要脱离这棕色的皮肤,却一步步陷入更深层次的迷茫,沉浸于酒精与性的泥淖之中。 “仪式”必须要完成,但它需要被更改,古老的印第安人拒绝更改,他们愈加保守、甚至拒绝一切白人的事物(比如《我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的父母);所以更改仪式的比托尼成为异端。 但“巍巍山脉可以战胜毁灭”,印第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或许可以在这个白人世界中获得新生,即使“新生从来不易”。

 

 

 

 

 

02

书籍:《熊廷弼之死》

作者: 唐元鹏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3
页数: 248

豆瓣评分:7.7

 

【书籍简介】:

 

熊廷弼,明末“辽东三杰”之一,“有胆知兵”,以严明称,但万历、天启年间因性格刚烈,“好谩骂,不为人下”,招致颇多非议。他一生三入辽东,终为党争所陷,其跌宕起伏的官场人生,正是晚明政局的缩影。

本书围绕熊廷弼之死,记录了熊廷弼最后十七年的人生,以及晚明的边防形势和政治争斗。通过对历史细节的剖析,书中一改熊廷弼过去相对单一化的传统形象,以公允持正的目光审视历史,深挖熊廷弼复杂、摇摆的政治生涯。作者以熊廷弼作为晚明史的小切口,刻画诸多细节,描摹出晚明众多历史人物丰满的形象,还原了大明危如累卵却无以自救的迟暮困局。

 

【作者简介】:

 

唐元鹏 著 资深媒体人、文化学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先后任职于新华社广东分社、《南方都市报》,曾担任《新周刊》编辑总监、副主编兼新媒体CEO。深耕大众历史写作,在《南方人物周刊》《文史博览》《新周刊》等媒体发表《一场民族的困守:衡阳保卫战最后48小时》《1914众生相》等文章。

 

【原文摘录】:

 

为了搞清楚这件关涉封疆大事的案子,朝廷需要派出一位得力官员前往查勘。熊廷弼的名字被摆在了皇帝面前,还记得去年哈雷彗星扫过的时候,熊廷弼和一批官员被任命为御史,即将为国巡守四方。 熊廷弼担任过工部主事,其认真做事、锱铢必较的风格简在帝心,而且他是朝堂上少有的文武全才,传说能左右开硬弓。对辽东这个烂摊子来说,他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朝廷很快发谕,着熊廷弼以浙江道御史巡按辽东。年届不惑的熊廷弼第一次踏足辽东,这块纠结着他一生荣辱的土地。 熊廷弼的首要任务就是查勘辽东弃地一案。只是他一出马就遇到了一个难搞的对手一一那个八千家丁横行辽东,跺脚蒙古、女真部落就要地震的镇守辽东总兵官、宁远伯李成梁。 

 

前述李成梁和辽东巡抚赵楫,正面临宽奠六堡得而复失的弹劾,也许是为了减轻压力,企图一把翻盘,两人一经合计,给朝廷秘密上了一份揭帖(贴封密奏):以朝鲜王位继承兄弟相争、新王得国不正为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派兵过去把朝鲜给灭了,废除属国,另立郡县。 李成梁和赵楫的馊主意连缓兵之计都算不上,自然无法得到任何支持。在朝中史学迁、宋一韩连章疏劾之下,他们随即迎来一位新的巡按 素以耿直、能吏著称的“江夏大炮”熊廷弼。

 

熊廷弼还总结了边境冲突的几个特点:当时蒙古强而女真弱,明军在西面吃瘪了,就往东面讨便宜,然后通过报捷来掩盖败绩;敌人以数万、十数万人的大规模入寇,基本上看不到官军上报损失,而千百骑的小规模入寇,动辄阵亡二三百人,这说明了当大规模入侵发生时,官军就避战做缩头乌龟,任由敌人抢掠;而有的时候,数以十万计的敌兵入寇,抢了十天半个月,杀掠仅几百人。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瞒报啊,无论文武,最大的本事无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推荐&书评】:

 

本书聚焦在“熊廷弼之死”这一既热门又冷门的历史事件上,好像搭建了一个舞台,让相关历史人物络绎登场,互相角力,又殊途同归地走向破灭的命运。书中剖析人物行为动机时力求贴近人情,对主人公熊廷弼既有客观分析,又饱含感情,视角较为恢弘,细节也丰富,是一本很有价值且好读的明史读物。——六神磊磊(知名自媒体人、作家)

 

开篇砍头不落只好以刀为锯慢慢截断的场景,仿佛那个时代芸芸众生的命运缩影。——刘勃(作家、编剧)

 

熊廷弼再如何惊才绝艳也救不了明帝国。但熊廷弼之死,恰是观察明帝国无可救药的制度病的极佳切入点。——谌旭彬(作家、资深历史编辑)

 

 

 

03

书籍:《一激到底》

作者: [美]希拉里·弗里德曼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3
页数: 400

豆瓣评分:7.7

 

【书籍简介】:

 

万相·005号作品

为什么竞赛和课外兴趣班充斥着年幼孩子们的生活?为什么再忙碌的家庭也愿意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怀着这样的疑问,美国社会学家、教育研究学者希拉里·弗里德曼以国际象棋、舞蹈和足球三个活动为例,综合了来自田野观察、成人访谈和儿童访谈三个方面的数据,对将近100个家庭进行了全面的社会学调查。《一激到底》不仅梳理了儿童竞争性课外活动的历史发展,分析了父母让孩子报名兴趣班、参加竞争性活动的动机和目的,也揭示了童年竞争文化背后的一套复杂精妙的产业结构。

 

【作者简介】:

 

[美]希拉里·弗里德曼 著 希拉里·弗里德曼(Hilary Friedman),美国社会学家,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现任教于布朗大学教育学院,在儿童课外活动、童年社会化、大众文化及选美比赛历史等研究领域耕耘多年。 董应之 译 董应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发展与心理学在读博士生。美国科尔比学院国际关系和法语研究双学士,芝加哥大学人文科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政策和双语发展方面的研究。

 

【原文摘录】:

 

要结识上城国际象棋社的家长很容易。他们通常在比赛、夏令营和上课时出现。在比赛以及其他所有的活动中,我都会首先找出那些最积极参与活动的家庭,然后在活动现场结识更多的父母和家庭。只有在寻找家里有孩子退出国际象棋比赛的父母时,我才用到了雪球抽样[插图]。 通过这三项活动,我开始了解一系列家庭的经历。我通常重点关注有多个子女、表现突出或表现一般、少数族裔的家庭。在所有的田野调查地点中,我一直遵从格拉泽(Glaser)和施特劳斯(Strauss)的“扎根理论”[插图]来收集、编码和分析数据,直到达到理论饱和(theoretical saturation),因此每项活动至少要花费六个月的时间。

 

总的来说,我遇到了两个出乎意料的问题。首先是同时访谈父母双方会遇到很多困难。在这些访谈中经常遇到许多停顿,当父母们对视时,我往往会担心他们的回答会不会已经暗中有所调整。分别访谈父母的效果更好,因此我建议其他研究人员哪怕花费更长时间,也要对家长进行单独访谈。另一个令我惊讶的问题是在采集郊区民族志时遇到的困难:前面提到过的“下客即走”的问题。有车就意味着父母露面更少,他们很少在舞蹈学校的等候室或足球训练场外面停留,而是匆匆忙忙赶去超市或处理别的杂务。即使是在西郡学国际象棋的孩子的家长也不太可能进入教室里接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走到汽车这边来。而在梅特罗市,虽然一些学足球的孩子家里有车,但因为停车位稀缺,家长们会在训练地点附近转悠,而且在训练期间办其他事不像在西郡那么容易。我确实觉得,由于亲自到场的人更多,城市里的民族志研究更容易开展。尽管“下客即走”这种特定问题可能只涉及同时需要父母和孩子来进行的田野调查,但那些想在郊区进行田野调查的研究人员必须考虑调查对象开车的问题,这意味着用来闲逛的空间和时间要更少。

 

值得注意的是,既然孩子们似乎不是“独自打保龄”(Putnam 2001),那他们的父母也同样不是。也许在繁忙的家务劳动和工作任务裹挟下(如包括带孩子去参加活动),父母很难有时间参与自己的活动和社群,但儿童活动的环境现在为成年人提供了建立社群联系的空间——正如乔希提到要在国际象棋比赛期间组建家长读书俱乐部。

 

【推荐&书评】:

 

《一激到底》是一部重要的社会科学著作,它突破了学术研究和大众批评的界限。希拉里·弗里德曼成功地解释了美国中上阶层如何看待孩子们参与课外竞争性活动,她倾听父母和孩子的心声,揭示了童年竞争性活动的张力、机制和利弊,为学者和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必要的视角——加里·艾伦·费恩,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21世纪的童年世界迎来了一位杰出的诠释者。凭借精彩的论述、详实的证据,希拉里·弗里德曼的《一激到底》向我们介绍了美国当代最引人注目的创新性研究之一:儿童竞争性课外活动的社会机制研究。对于文化社会学和社会不平等两个领域来说都有突出的贡献。——维维安娜·泽利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给无价的孩子定价》作者

 

 

END

 

免责声明:以上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所有的资源仅用于试学及购买正版之参考,请于24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您喜欢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请联系公众号进行删除。

文章所有书籍电子版直接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3896”即可获取

拜托大家“点赞”和“在看”
记得要把普通的日子过得浪漫点

获取方式

扫码关注或搜公众号【路人悬赏】,对话框回复口令【3896】

THE END